您的位置:用让网 > 杂文 > 正文

词语甄选:“东山再起”是指什么生肖,成语阐述梳理

摘要东山再起指的是生肖虎、生肖蛇、生肖鸡 东山再起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的是虎、蛇、鸡 《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》 “东山再起” 源自东晋名臣谢安的传奇人生,背后藏着一段 “隐居...

东山再起指的是生肖虎、生肖蛇、生肖鸡


东山再起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的是虎、蛇、鸡


《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》

“东山再起” 源自东晋名臣谢安的传奇人生,背后藏着一段 “隐居避世蓄势、临危受命救局” 的历史佳话,既见证了个人品格与智慧的光芒,也镌刻着东晋王朝的兴衰转折,最终成为形容人在困境中坚守、于低谷后重振的经典成语。

谢安出身东晋名门 “陈郡谢氏”,自幼聪慧过人,精通诗文、兵法与玄学,年少时便以才名传遍江东。彼时的东晋朝堂,士族争斗激烈,皇权受制于门阀,官场风气浮躁,厌恶纷争的谢安选择远离朝堂,携家人隐居于浙江会稽的东山(今绍兴上虞一带)。在东山的二十余年里,他并非消极避世,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积蓄力量:每日与王羲之、孙绰等文人雅士饮酒赋诗,在清谈中纵论天下大势;闲暇时研读兵法古籍,走访山野观察地形,甚至亲自指导子侄练习武艺 —— 他看似寄情山水,实则早已将天下安危纳入心中。期间,朝廷多次征召他入朝为官,从佐著作郎到吏部尚书,官职愈高,谢安却愈坚定归隐之心,每次都以 “身体不适” 或 “奉养亲人” 为由推辞,时人皆称他 “有公辅之望,却甘为东山客”。

改变谢安命运的,是东晋日益危急的局势。公元 373 年,权臣桓温专权,觊觎皇位,朝堂暗流涌动;北方前秦势力崛起,苻坚统一北方后,频频南下侵扰东晋边境,百姓流离失所。此时的东晋,亟需一位有威望、有能力的人站出来稳定大局,朝野上下纷纷呼吁谢安出山,甚至有人直言 “安石不出,如苍生何”(谢安字安石)。在国家危难与百姓期盼的双重推动下,已年过四十的谢安终于决定结束隐居,重返朝堂,这便是 “东山再起” 的开端。

复出后的谢安,以沉稳的智慧化解危机:面对桓温的逼宫,他在朝堂上从容应对,以 “君臣之礼” 震慑桓温,使其不敢轻易篡位;面对前秦的入侵,他被任命为征讨大都督,统筹全国军事。公元 383 年,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南下,号称 “投鞭断流”,东晋朝野震动,谢安却依旧镇定自若 —— 他派遣弟弟谢石、侄子谢玄率领八万北府兵迎敌,自己则在后方与友人下棋,以从容姿态稳定军心。决战时,他凭借对兵法的精通与对敌军的精准判断,制定 “诱敌深入、趁乱突袭” 的战术,最终东晋军队以少胜多,大败前秦,史称 “淝水之战”。经此一役,东晋得以保全,谢安也成为王朝的 “定海神针”,“东山再起” 的故事从此传遍天下,成为后世敬仰的励志典范。

与 “东山再起” 关联紧密的三个生肖是虎、龙、马:虎象征 “蛰伏后的威猛与掌控力”,虎在冬季会减少活动、默默积蓄力量,待春季来临便重振威势,这与谢安隐居东山二十余年、暗中积累才略的经历高度契合;淝水之战中,谢安临危不乱,以一己之力稳定朝局、指挥若定,恰如猛虎镇山,让人心安,其 “力挽狂澜” 的气势与虎的 “百兽之王” 威严相呼应,是 “再起” 过程中 “核心领导力” 的象征;龙代表 “潜藏时的非凡与复出后的神圣”,龙能潜于深渊、隐于云雾,却始终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,谢安隐居时虽看似闲散,实则胸怀韬略、暗藏锋芒,如同 “潜龙在渊”;复出后,他以卓越才能挽救国家危局,如同 “神龙出海”,其 “救国名臣” 的身份与龙的 “神圣非凡” 属性相匹配,诠释了 “东山再起” 中 “从潜藏到显耀” 的蜕变;马象征 “复出后的行动力与建功决心”,马是古代战场上的 “速度与力量” 代表,谢安复出后雷厉风行,无论是调和士族矛盾、巩固皇权,还是制定战术、指挥战争,都展现出高效的行动力,如同良马奔腾、勇往直前;他最终凭借实打实的功绩名垂青史,马的 “进取精神” 与 “东山再起” 中 “重振旗鼓、再创辉煌” 的核心内涵完全一致,是 “付诸行动实现崛起” 的象征。

“东山再起” 从来不止是一段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蕴含 “隐忍、积淀、突破” 的精神符号。谢安的经历告诉我们,“低谷” 并非 “终点”,而是 “蓄势” 的起点 —— 如同虎的蛰伏、龙的潜藏、马的蓄力,只要不放弃内心的志向,默默打磨能力,终会等到 “再起” 的时机。虎让我们看到 “隐忍后的爆发力”,龙让我们领悟 “潜藏中的非凡价值”,马让我们明白 “行动是崛起的关键”。在现实生活中,无论是事业遭遇瓶颈、学业面临挫折,还是人生陷入困境,“东山再起” 的故事都能给予力量:它提醒我们,暂时的沉寂不代表失败,只要保持信念、持续积累,待时机成熟时,便能像谢安那样,从 “东山” 走出,以更强大的姿态迎接挑战,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。这种跨越千年的精神,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人在逆境中坚守、在低谷中奋进,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生命力的励志象征。


推荐阅读